U闲生活

从UBPA开车去德国(二)——探秘古丝路文明,游历中亚两国 2016-06-24  

  • 自驾车队611日挥别国门,开始美妙的中亚之行。道路两旁的风景依旧荒凉,但是车手们的心早已随着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飞向了远方……

    中国 喀什出关——吉尔吉斯斯坦 萨雷塔什

    车手们驱车一个半小时后终于到达了中国最西端——伊尔克什坦口岸。一下车,大家看到灰黄色的国门变得无比激动,就连当地口岸的工作人员也被车手的热情所感染。得知车手们要一路开车前往德国时,他们纷纷竖起了大拇指连声称赞。

    出关进入吉尔吉斯斯坦,行驶一百多公里之后,车队来到了出关第一站——萨雷塔什。这是一个在帕米尔高原山脉间的小镇,当地还依然保持着淳朴自然的原生态景观。

    当车手得知将夜宿当地特色毛毡房后,表现得异常兴奋,在认领了毡房钥匙后迫不及待地冲向自己的小屋。当地牧民告诉大家,吉尔吉斯民族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为了适应这种居无定所的日子,他们创造了这种便于拆装的房子。

    萨雷塔什——奥什

    住惯了都市的队员们在这里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大自然亲近感。作为一个多山地区的国家,吉尔吉斯斯坦所拥有的美在去往草原的路上就得到了充分展现。近处的草甸芳草萋萋,满眼都是柔和自然的绿色,远处的雪山在碧蓝的天空照射下显得更加圣洁。

    经过一路奔波,车队到达了吉尔吉斯斯坦唯一的一处世界遗产——苏莱曼圣山,这里曾经是中亚丝绸之路的交汇口和过去旅者或商队的地标。受到伊斯兰教信仰的影响,数千年以来,苏莱曼圣山一直是中亚地区人们朝拜的圣地。

    大家拾阶而上,在狭窄的山间小路中穿行,遍山嶙峋的怪石上刻满了密密麻麻的名字,树枝上挂满了象征吉祥如意的各色布条。当地人介绍:这座圣山上融合了先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教的信仰,可以称得上是中亚地区圣山的最完美代表。

    在山顶上的观景台,整个奥什城净收眼底,看着城内现代化的高楼与古老的建筑交相辉映,静静感受这座古城焕发的青春气息。

    自驾车队在美丽的吉尔吉斯斯坦留下美好的回忆,一路前行来到了中亚腹地的“双内陆国”,同时也是古“丝绸之路”上最闪耀的明珠——乌兹别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 奥什——乌兹别克斯坦 费尔干纳

    在领队和队长的安排下,车手们早已将行李分类整理,这也使得过关安检异常顺利。驶过两国边境,大家一路驶向2000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到过的大宛国,如今的费尔干纳。

    行至中午,队员们选择在一家花园式餐厅稍作停留并享用午餐。炎热的中亚地区基本以土黄色为主色调,眼前餐厅院内种满了各式果树和植物,一片绿意盎然也吸引着队友们纷纷拿起相机,记录下这美丽的片刻。

    乌兹别克斯坦属于严重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夏季漫长炎热,冬季短促寒冷。6月中旬,乌兹别克的高温和干燥让队员们略感不适,领队在安排好酒店住宿后,便立即前往当地农贸集市,为大家采购新鲜的时令水果,以缓解大家一路的疲惫感,如此周到的考虑更是让大家备感贴心和感动。

    费尔干纳——塔什干

    乌兹别克斯坦拥有2000多年的文明史,以一系列引人入胜的建筑和古城为傲,而曾经的浩罕汗国的建筑更是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拜访。车队离开费尔干纳小镇,一路驶向首都塔什干。途中参观了最能代表当年浩罕王朝的建筑——浩罕汗国皇宫。

    中亚旅游作为待开发的旅游区域,外来游客并不常见,因此车手们这些异国面孔常常吸引许多当地民众的好奇。当车手们说明此次“开车去德国”的行程后,更是点燃了围观群众的沸点。朴素的当地民众纷纷向车手表达敬佩之情,并要求合影留念。这突如其来的热情和被崇拜的感觉让车手们不禁感叹:终于体会一把当“老外”的待遇,当地人民太热情了。

    关于中亚人民的热情好客,队员们是早有耳闻。但当所到之处无不被当地人的笑容、友好、热情和称赞包围时,队员们都更加爱上了这座朴实且活泼的老城。

    塔什干——撒马尔罕

    塔什干在乌兹别克语中意为“石头城”。作为该国的首都,拥有2500多年的历史,也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张骞、法显、玄奘都曾到达此地。如今作为中亚地区的现代化都市,整个城市的风貌和市容让许多游客都惊叹。

    游览至地震纪念碑,石碑上的时间永久的停留在了塔什干发生9级地震时的那一刻,1966426524分。如今这处纪念碑已成了塔什干的地标性建筑。

    午餐过后,车队踏上了前往撒马尔罕的旅程。如果说长安是丝路的起点,那这座城就是丝路经贸的加油站和文化的转播台。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这里曾饱受战火的蹂躏,城内的大多数建筑是由后来的帖木儿大帝在此定都后下令修建的。他召集了每个城市最精巧的工匠,用了35年打造出了一个近乎神话的全新城市。

    夜幕降临,部分车友相约前往市中心参观,欣赏这座城市美丽的夜景。

    撒马尔罕停留参观

    撒马尔罕的华丽、恢宏不禁让每一位到来的游客都感叹于当时的富足及能工巧匠的高超技术。街头的建筑无论是外部或内饰,都足以让参观者感受到这里曾经的辉煌。在Larisa的带领下,车队前往多个著名景点参观,比比哈努清真寺是今日参观的第一站。

    比比哈努姆清真寺(BibiKhanym Mausoleum)坐落于雷吉斯坦广场的东北方,它曾经是伊斯兰世界最大的清真寺,修建于帖木儿死前不久,当属其帝国的建筑瑰宝。由于岁月的侵蚀,这座清真寺最终在1897年的一场地震中轰然坍塌。现在的清真寺是在原地翻建的,几个主要入口和穹顶也都得到了修复。

    这座城市最引人注目的要属雷吉斯坦广场上的一组宏大的建筑群了。建筑群由三座神学院组成:左侧为兀鲁伯神学院,正面为季里雅-卡利神学院,右侧为希尔-多尔神学院。这三座建筑高大壮观、气势宏伟,内有金碧辉煌的清真寺,他们曾是中世纪培养穆斯林神职人员的学府,也是全世界现存最古老的经学院。三座神学院虽建于不同时代,但风格组合相当成功,是中世纪中亚建筑的杰出作品。这里曾频发地震,但他们却屹立不倒,这得益于建筑者那令人难以置信的精湛工艺。

    兀鲁伯神学院,于1420年兀鲁伯统治时期完工。建筑正门的彩色穹顶用各种色彩的陶瓷装饰,小小角落圆顶的下方是讲堂,后方是一座有漂亮内饰的大清真寺。兀鲁伯神学院是15世纪最好的穆斯林学府之一,据说,兀鲁伯曾亲自在此授课,这里是他统治期间世俗科学思想的中心。

    希尔-多尔神学院

    希尔-多尔神学院坐落于兀鲁伯神学院对面,耗时17年,于1636年完工。

    季里雅-卡利神学院

    季里雅-卡利神学院,坐落于两座建筑之间,于1660年完工,有花园般的宜人庭院。错综复杂的装饰象征着建造撒马尔罕时的富庶。清真寺的顶棚非常精美,点缀着金叶,从内部看它似乎是个穹顶,但实际上却是平的。

    导游Larisa细致地讲解建筑特色

    队员们受到当地人的欢迎

    乌兹别克斯坦拥有浓郁的异国风情和西域特色,大多数的当地人都能歌善舞。当有朋友远道而来时,他们也会用舞蹈和美酒来表达他们最真诚的欢迎和热情。晚餐时,在当地人们的热情邀请下,队友们纷纷在晚餐餐厅内的小舞池与当地人举杯共饮、随着音乐共舞。语言、肤色、国籍、信仰等等所有的不同和差异,似乎都伴着舞蹈和美酒消失在这热烈的氛围中,离开的不舍也早已转化为对这个城市深深的热爱。

    接下来车队还将有哪些精彩的旅途故事?小U下期与各位分享。

    信息来源:兆歌文化--中德自驾(微信)

上一页 下一页